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关爱救助
把最真挚的爱献给心中最牵挂的人
【编辑日期:2017/3/27】  【文章来源:希旺 辛耕】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桃红柳绿鸟语花香。赞不尽的春景,赏不完的春色,让人着迷痴醉。然而,更让人痴醉的还是芜湖县湾沚镇桃园村“五老”志愿者结对关爱留守儿童的动人场景和感人画面。“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尤其是特困家庭的留守儿童和弱势群体孩子,是村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我们‘五老’发挥余热,力所能及的工作,也是我们老同志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更是建设和睦家庭,构建和谐村居,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当我们走进该村关工委办公室,正赶上村关工委一班人在研究讨论结对关爱留守生和特困家庭弱势群体孩子的工作。以上是该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村退休老支书张朝秀主持会议时的开场白。

桃园村是个典型的丘岗区,村民居住零散。全村总面积约17.2平方公里,辖24个村民小组,1500余户, 6000余人口;未成年人近800人,其中,在校中小学生400余人、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留守生和其他特困家庭弱势群体孩子(泛指孤、残儿童、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在押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等)20余人。自2009年以来,该村先后组织动员了近百名次“五老”志愿者跟踪结对帮扶以贫困家庭留守生为主体的弱势群体孩子上百人次。由于该村关工委工作出色,2009年、2012年分别获得了县级、市级村“五好”关工委荣誉称号。“开展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我们村关工委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01613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今天主要讨论研究如何对村里几名特贫困家庭留守生和弱势群体孩子进一步开展关爱帮扶帮教。”于是,张老对会议主题和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在接下来的讨论发言中,我们获得了丰富的信息,透过这些信息资料,仿佛让我们置身于一幅幅动人的场景和感人的画面中。

二年级小男生杨琛廷(化名)是村关工委副主任陶登根结对关爱对象。杨琛廷母亲早年出走,父亲在外长年不归,随65岁的爷爷栖居在只有30多平米破旧的房子里,不难想象家境的贫寒······。在这样的家境中,孩子难免生成一些不好的习惯。陶老一方面时不时的找机会与其爷爷拉家常,商量对小琛廷的帮教,指导老人家如何去“管教”孙子;一方面又与孩子“套近乎”拉感情,不仅经常为他购买学习资料用品和果品饮料,还注意平时用一个自然的微笑、一句亲昵的呼唤、一次不经意的牵手,使孩子失去“戒备”和拘束,关心他在各个细小的环节中,在亲近中得到孩子的信赖,为启发引导帮教他扫除了感情上的障碍,缩短了情感上的距离,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为缓解家庭经济困难,2016年和今年春季开学时,还先后申请村关爱基金会资助了1200元助困款。

8岁女童胡美美(化名),其父幼小时家中不辛失火双腿脚烧伤致残,走路都很困难;母亲智障,爷爷、奶奶都80多岁,早年建起的三间旧式砖瓦房,长年失修已倒塌一间,家庭生活十分艰辛。村关工委副主任、原村党支部书记胡宏清得知后,主动承担起结对关爱帮扶的任务。由于距胡老家相近,胡老不是早早晚晚,就是利用节假日上门开展关爱帮扶,既要安抚老的指点沟通生活上的一些“琐事”,又要关心小的,启发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尤其是孩子小还不懂事,又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孩子心理上的阴影将越来越浓,承受的压力也会越来越重,胡老把克服自卑,树立自信,作为帮扶的重点······。而燃眉之急是家庭经济生活上的困难,胡老不仅及时热情帮助向村关爱基金会申请到400元资助金,还将儿女给的零花钱一佰一佰的递到孩子的爷爷奶奶手里,贴补生活急需。

“五老”志愿者夏兴枝结对关爱的四年级男孩夏蕴升(化名),父亲在押服刑,母亲改嫁他乡,与同是75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夏老一面将情况反映给村关工委,帮助解决了校车接送费450元及1000元的助学助困款,一面上门与其爷爷奶奶拉家常,把引导帮助孩子搞好学习、健康成长作为唠嗑的主要话题。针对因父亲服刑、母亲改嫁给家庭带来的伤害、悲哀和困境及造成家庭声誉损毁和诸多社会负面影响等,可能、甚至会必然产生的心理阴影和自卑自弃,严重影响孩子进步成长等不利因素,于是,夏老把如何安抚开导孩子克服心理障碍,作为帮教的内容和目标,为预先在孩子心灵深处植下健康的种子,促使孩子做一个对生活、学习充满乐观自信的人,用真情挚爱,默默的坚持着、努力着。

被抱养的四年级女童李盟盟(化名),养父母离异,跟随患严重糖尿病的养母生活。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老村支书张朝秀把其当作亲孙女,不光在生活上关怀照顾,两年来,帮助向村关爱基金会申请助学助困款1200元,还侧重孩子的养成教育,鼓励孩子提高文化课成绩,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由于孩子的天生聪慧和努力,加之张老的悉心呵护,李盟盟不仅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且,性格开朗阳光,兴趣爱好广泛,身上浓厚的文艺“细胞”在一次次才艺展示中显露,令老师和同学们都投去赞赏的眼神和羡慕钦佩的目光。

已读7年级的男孩张育(化名),母亲离异出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由60多岁的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爷爷患重病花去大量费用,2015年离开人世,而治病却给家庭带来累累债务。多难的家庭让尚未涉世的张育思想情绪上产生了恐惧和悲哀,心理上也蒙上了厚厚的阴影,精神上承受着本不应该有这个年龄承受的压力和不安。“五老”志愿者龚则春,一方面与其父亲保持联系,要求多与孩子电话联络,给予更多的父爱,一方面主动与孩子保持接触,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当得知孩子无钱购买学习资料用品,龚老向村关工委反映要求,两次得到村关爱基金会的800元助学金。钱虽不多,却是雪中送炭。

     当提及资助孩子们的助学助困款项来源时,村关工委顾问、社会爱心人士梁庭华老人告诉我们,在村两委的关心支持下,关工委一班老同志凭着良好的形象和威望,借助丰厚的人文资源和情感关系,向全村企业成功人士和社会爱心人士募集了近3万元爱心款,专款用于助学助困。“这里还有个小插曲。”村关工委副主任、老支书胡宏清向我们讲述到:“由于我们这些老同志发挥余热,做关心下一代工作和老年教育工作,既服务老的又关心小的,还配合协助村里做中心工作。出于敬佩和尊重,这些企业家和社会爱心人士每年都要邀请我们做客,这里要算梁老最“吃香”,去了准坐‘上席’,烟酒茶饭可尽情享用。”当我们一齐把目光投向梁庭华老人时,于是,梁老动情的插话介绍说:“一餐饭吃了仟把仟,太奢侈浪费。我同他们讲,把请我们喝酒吃饭的钱省下来,资助村里一些困难家庭的孩子读书,做点善事,也是为家乡作贡献。”瞬间,我们肃然起敬,被眼前这些老同志们的精神感染打动。他们在环境条件低下简陋的最基层,不拿工资,没有报酬,为社会注入正能量,用深情拨开弱势群体孩子心理上的阴云,用大爱为留守儿童支撑起一片蓝天。